1. 激光照射系统 1.1 固体激光器:405nm,功率≥50mW;488nm,功率≥20mW;561nm,功率≥20mW;640nm或638nm,功率≥40mW。 ★1.2 红外激光器:单模光纤;980nm,功率≥1400mW;808nm,功率≥200mW。 ★1.3 可通过系统改造可共聚焦接入980nm,808nm等红外激光器以实现共聚焦上转换荧光成像,国内必须有成功案例,可红外激光扩束。可激发/发射光分离,扫描成像、成像范围、分辨率、扫描速度等所有参数与普通激光器共聚焦成像相同。 1.4 开放式和一体化的激光耦合器,通过单独一根宽光谱、高透过率光纤导出,近紫外到红光区域一体化色差校正,无须调节光纤中心。 1.5 所有激光谱线均由AOTF控制,可实现连续调节激光强度、高速激光谱线切换,具有快速光闸控制功能,可进行局部的ROI成像、FRAP等实验应用;激光强度调节范围:0.01%-100%,调节步进精度0.1%。 2. 共聚焦扫描检测系统 2.1 扫描系统和检测系统一体化集成设计,扫描检测系统与显微镜直接耦合,非光纤式导出,避免荧光信号的损失。 ★2.2 不少于四个独立的荧光检测器和荧光检测通道,一个透射DIC检测通道,四荧光通道同时执行光谱扫描。或者配备两个大靶面PMT荧光通道,两个GaASP通道,1个GaAsp光谱检测器,共五个荧光检测通道;一个透射成像通道,同时进行四色成像。 2.3 体相位透射全息光栅分光系统,具备荧光检测通道可执行高精度高线性光谱扫描、光谱检测和光谱拆分功能。 2.4 光谱分辨率(最小光谱检测范围):2nm。 2.5 光谱最小调节步进:1nm,确保全光谱一致的分辨率,并且连续可调。 2.6XY独立描振镜:高反射率的抗氧化银镀膜。 2.7 扫描分辨率≥4096×4096。 2.8 旋转角度:0°-360°自由旋转,步进0.1°,旋转扫描时可同时进行DIC扫描观察。 2.9 光学放大扫描:1X-50X光学放大,步进0.01X。 ★2.10 扫描速度:常规扫描512×512 ≥ 16帧/秒 2.11 扫描模式:点扫描,矩形扫描,任意线/面扫描,任意图形区域扫描,Clip扫描,Zoom In 扫描,任意角度扫描,及X,Y,Z,T,λ任意结合或同时组合。 2.12 共聚焦针孔:全自动连续调节型,50-800μm,步进1μm。 ★2.13 可与FLIM系统配合使用,需保证FLIM的单/双模激光器所有波长可接入,需保证有接口引出信号用于FLIM分析,需保证共聚焦成像与FLIM应用的时间同步。需有接口接光谱仪以精确测量荧光光谱。具有FLIM激光光纤耦合配件,能将FLIM激光连接如共聚焦系统。具有980/808外触发控件,可接受指令控制激光器并启动FLIM计时功能。 3. 全自动倒置显微镜系统 3.1 双层光路,后部连接共聚焦扫描检测系统,预留显微镜两侧空间用于功能扩展,机身闭环结构设计,高刚性和稳定性。 3.2 电动控制Z轴,最小Z轴步进精度≤10nm;电动光路切转与调节,可通过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、软件、手动三种方式控制功能,包括Z轴、物镜转盘、聚光镜、激发块转盘、电动DIC棱镜切换等。 3.3 电动激发块转盘≥8孔,激发块切换速度≤0.5sec;无需拆卸更换激发块,内置电动光闸,防水设计;荧光激发块至少包含窄带带通紫外激发(UV),窄带带通蓝光激发(B)和宽带绿光激发(G)三种,并可同时安装不少于六个荧光激发块。 3.4 电动长工作距离万能聚光镜:具有7孔位,数值孔径N.A. ≥0.55,工作距离W.D. ≥27mm电动七孔聚光镜;电动孔径光阑,电动偏光镜可自动旋入、旋出光路。 3.5 荧光光源:LED光源,使用寿命≥50000小时,光纤接入,减少对标本的热损伤,7档光强调节,带计数归零开关。 3.6 透射光源:长寿命LED冷光源。 ★3.7 共聚焦专用万能平场超级复消色差系列物镜。 3.7.1 10X干镜,数值孔径NA≥0.40,工作距离WD≥3.1mm 3.7.2 20X干镜,数值孔径NA≥0.8,工作距离WD≥0.6mm 3.7.3 40X干镜,数值孔径NA≥0.95,工作距离WD≥0.18mm 3.7.4 60X油镜,数值孔径NA≥1.42,工作距离WD≥0.15mm 3.7.5 100X油镜,数值孔径NA≥1.45,工作距离WD≥0.13mm 3.8 明场观察附件:全套微分干涉(DIC)附件。 3.9 精确定位功能电动载物台,具备XY锁定和复位功能,控制手柄扭力可调;XY移动范围≥114mm×75mm;配套多孔板、35mm培养皿和切片三种专用样品夹适配器。 3.10无荧光镜油5瓶,每瓶30cc. 3.11 UPS电源:可实现断电2小时正常工作。 3.12 配有实验室所需空调:不低于两匹,挂式,负责相关实验室安装。 3.13 配套设备:配有适合设备使用的防震台、电脑桌、工作椅等设备。 3.14 交货时厂家派出工程师将设备光路改造完成,需要将共聚焦激光器、时间分辨激光器、上转换激光器全部耦合至设备上,能够独立使用。 ★4. 计算机工作站 CPU Intel Xeon E5-1620v或更高;内存≥32GB;硬盘≥4TB HDDx2;SSD固态硬盘≥1TB;双显卡NVIDIA Quadro K620 4GB或更高,可实现分屏显示功能;DVD writer;操作系统Windows 7 Professional 64bit;2个≥30英寸液晶显示屏。 5. 软件 5.1 图像采集和系统自动控制功能,光路全电动控制切换。 5.2 智能化设置:根据染料或不同应用要求,软件可一键设置自动配置整个光路。 5.3 多维显微成像控制:X,Y,Z,T等控制,实现多时间、多通道荧光、Z序列的自动采集和处理。 5.4 三维/四维可视图象重建,具有不少于Alphablend,Isosurface,MIP等多种三维渲染模式,随意进行空间切割,交互立体显示,并在成像过程中实时三维重构。 5.5 专业时间控制编程模块,可轻松设计复杂流程实验,如多维,长时程,多通道,光刺激等,全自动实验流程的设计和实现,不同成像任务之间按编辑逻辑快速切换,时序控制器保持毫秒精度以保证数据完整性。 5.6 Z轴深度补偿功能,随成像深度不同,可以随意线性或非线性调节激光强度和检测器灵敏度,自动补偿由于样品深度增加造成的信号衰减。 5.7 可控制和触发其他外部设备同步工作。 5.8 荧光强度测量,区域和周长等参量计算。 5.9 共定位定量分析:对于多标荧光图像进行共定位定量分析。 5.10 离子浓度图像:实时追踪荧光强度变化,获取离子浓度比例(Ratio)图像。 5.11 荧光漂白后恢复(FRAP):提供AOTF对特异性生物大分子进行定点漂白实验。 5.12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(FRET)实验,提供不少于三种FRET方法学。 5.13 检测特异荧光标本指纹光谱:分离发射光谱重叠的多重标记荧光标本,可在扫图过程中实时进行光谱拆分,具有盲式分离法、荧光染料分离法、光谱图像分离法等多种光谱拆分模式。 5.14 可根据不同用户自定义个性化的布局界面。 提供多种反卷积算法,包括近邻法、非近邻法、Wiener滤镜和2D反卷积等国际公认计算模式,每个模式均有适合于共聚焦图像的专业算法。 |